京东数科IPO拟募资203亿,冲刺科创板数字科技第一股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京东数科IPO拟募资203亿,冲刺科创板数字科技第一股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9-12 19:28:00

冲刺科创板的科技新贵是近期的焦点。9月11日晚间,上交所科创板披露了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拟通过科创板发行不超过5.3802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京东数科计划募集资金203.67亿元,将成为A股科创板的“数字科技第一股”。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此前经历了从数字金融模式到金融科技模式,再到数字科技变迁的京东数科,如今主营业务覆盖ToF、ToB、ToG,为金融机构、商户企业和政府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转型为新型产业数字化服务公司。据了解,此次上市募集资金超72%直接用于技术研发和数字化升级项目。

募集资金投向

商业模式三次变更,毛利率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

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90.69亿元、136.16亿元、182.03 亿元及 103.27 亿元,保持高速增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8.20 亿元、1.30亿元、7.90 亿元及-6.70 亿元,存在一定波动;毛利率分别为54.69%、64.38%、65.77%和67.08%,逐年上升,高出科创板今年上半年50.81%的平均毛利率。

主要财务指标

据了解,京东数科2013年开始独立运营,核心商业模式历经三次战略变更,即由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到数字科技。最受外界关注的是,京东数科2016年由TO C转换至TO B赛道,并将客户从企业、商户、金融机构拓展至政府及其他产业,营收随之增长。

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打造“科技(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商业模式,与京东集团的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业务板块共同构建京东生态。

此次招股书首次对外公布了京东数科转型后的收入模式。从营收结构来看,按照其服务行业和客户类型将其主营业务划分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块。

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截至2020年6月,上述三大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1.48%、52.37%和5.57%。其中,京东数科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1%。创新业务(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营收占比仅5.57%,但增长强劲,过去三年的收入复合增长达239.05%。

刘强东为实控人,陈生强持股4.23%

公司股权结构方面,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第一大股东宿迁聚合持股36.80%。据披露,京东集团通过其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江苏汇吉协议控制宿迁聚合,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持有宿迁聚合45%股份。刘强东为京东数科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直接持有公司8.86%股权,通过宿迁聚合、博大合能和领航方圆控制公司合计50.35%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比例合计为74.77%。京东数科CEO陈生强持股4.23%。

公司股权结构

京东数科共有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刘强东为公司董事长,陈生强、许冉、张雱为董事。陈生强2007年4月加入京东集团,曾任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2018 年6月至今任发行人总经理。许冉女士曾任职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合伙人;2018年7月至今历任京东集团财务副总裁、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张雱女士于2011年7月加入京东集团,目前任京东集团总裁助理及总裁办负责人。

研发投入占营收15.6% ,7成员工为研发人员

大额的研发费用投入是保障,也是衡量科技公司的标杆。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78亿元、17.43亿元、25.67亿元及16.1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88%、12.80%、14.10%及15.67%。

2020年1—6月,在新冠疫情暴发及后续影响阶段,京东数科技术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依然在持续提升,占比高达15.67%,该比例在科创板年营收超百亿的公司中(含已申报)仅低于中芯国际位列第二名,在整个A股也达到前5%的水平。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数科共有在岗员工数9989人,90后员工占比达近五成,研发人员及专业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约为70%。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有40余位顶级科学家,主要关注前沿AI技术及产品衍生出的商业价值实践。还有来自全球各领域超百位技术专家,致力于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实现产业级应用。

人员构成

值得关注的是,据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本次募集资金除28%的补充流动资金外,72%将直接用于技术相关项目。

挑战方面,招股书表示新兴技术大规模商业应用尚待持续落地。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相关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但是,相关技术应用仍集中在有限的业务场景,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应用仍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验证。此外高端专业人才尚需持续培养和引入,专业研发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