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百度 CTO 王海峰:AI 加速产业智能化,百度如何投身人工智能大时代?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对话百度 CTO 王海峰:AI 加速产业智能化,百度如何投身人工智能大时代?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8-22 00:31:35

三十年只做了一件事情是种怎样的体验?

对王海峰而言,他的三十年都在搞 AI。第一个十年在高校做 AI 研究,第二个十年在外企、在创业公司尝试将 AI 技术落地成具体的产品应用。

第三个十年,王海峰加入百度,先是在百度内部搭起 AI 基础研究的架构,接着开始负责百度搜索业务的智能化升级,之后又担任了百度 AI 技术平台体系总负责人,如今成为百度的 CTO。

今年,正值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百年,哈工大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校友的丛书,其中一本便是关于王海峰——《AI 已来:让中国 AI 走向世界的王海峰》。这本书记录了王海峰从业 AI 三十年的故事。在书中,他说,「我始终相信,科技能够改变世界,而 AI 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核心的生产力」。

王海峰身上有不少标签。比如说他是百度最勤奋的高管,因为从来不睡懒觉,每天七点就开始工作。比如说,他是一个 AI 的「摆渡人」,三十年一直在 AI 领域「解码」,做出成熟的研究成果,又将这些成果「编译」落地到产业中。王海峰一直希望做到「学以致用」。

1999 年博士毕业时,他参加了一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宣讲会,主讲人是李开复。会后,李开复问他对自己职业选择有什么打算。他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研究,现在想让这些东西被更多人使用。」于是,他在李开复的建议下,加入微软亚研院。

2009 年 8 月,百度世界大会召开。会上,百度提到了一个前沿的技术理念——「框计算」。王海峰坦言自己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欣喜。「别人可能只看到这是一个新的词汇,但我看到的是框计算背后,它的实现需要我最擅长的一些技术。」

这些技术涉及 AI,需要调用大量以自然语言处理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而这些正是王海峰主攻多年的领域。于是,他决定加入百度。

在外界看来,百度是一家搜索公司。但实际上,这家公司布局 AI 业务到今天也是整十年了。这十年,百度一直在做两件事情,将内部的 AI 技术研究梳理、统筹成一个个平台,接着又将这些技术通过平台开源开放给各个产业,实现产业的智能化。

百度是如何做 AI 的?这家公司的理念是什么?百度如何参与到 AI 新基建中?AI 又是如何影响改变百度的?围绕这些问题,近期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与百度 CTO 王海峰有过一次对话。以下是此次对话的核心内容,由极客公园整理。

百度 APP 搜索「张鹏对话王海峰」观看完整视频

百度 AI 的开源开放

张鹏:你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百度的 AI 要坚持「从开源到开放」,这个两个词大家听起来会感觉像是一个词,能不能展开讲讲这其中的含义?

王海峰:2010 年之前,我们做 AI 主要是为百度的产品,比如为搜索服务。那个时候还谈不上开源开放,只是说搜索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需求,我们就用 AI 技术来优化。但是,在 AI 应用到搜索之后,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产品也能用这些技术,比如地图、输入法等等。

如果针对每个产品都单独开发这样一套技术,显然效率不高。所以到 2013 年,百度就提出要把这些技术平台化。每个产品、每个工程师都能方便调用。这时候还是在百度内部。之后,这些技术逐渐积累成熟,除了百度,外界其他企业、行业也有使用的需求。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的应用绝不局限于搜索引擎,不局限于互联网,而应该有更广阔的应用。我们希望各行业都应用起来。所以,我们就把它开源开放出来,大家一起推动人工智能去改变产业。

比较典型的案例有百度飞桨,这是一个完全开源的平台,很多工程师可以基于这个平台来开发自己的产品。还有百度大脑,这个平台已经开放 260 多项能力。这其中就包括比如计算机视觉,可以识别文字、票据,里面有专门的已经做好的模型,方便工程师调用和开发产品。

张鹏:总结起来,开源更多的是在代码层级,开源出来,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然后再做自己的建设。开放其实是把 API 做好,工程师可以直接调用已有的成果,更有效率。

王海峰:对,开放就是有更多配套工具,比如我们开放了模型库,也开发了套件、工具组件,有非常多的东西,大家基于平台各取所需。

张鹏:AI 现在走到更多产业里,所以我们对这项技术的理念,也要从当年技术人员开源的思想,走到商业世界的开放思想,必须要完成这么一个跨越。

王海峰:这个你说得特别好。我们之所以这样一步步走,也跟需求相关。这个也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现在的产业已经大规模在拥抱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有方方面面的需求。

AI 十年,四个节点

张鹏:百度做 AI 也十年了。在这个进程中,有什么让你觉得特别难忘的节点吗?

王海峰:这 10 年我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 2010 年我加入百度到 2013 年。这几年,我主要做的事情是给百度 AI 各方面的能力打基础。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视觉,也包括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都是这四年做的。接近 2013 年底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做平台化,这些东西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形成一个平台了。第一阶段就基本上完成使命了。

第二阶段开始于 2014 年 1 月份,我转向负责搜索业务,这是百度的核心业务,我们全方位地把搜索引擎用 AI 改造了一遍。这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化升级。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我真正下场用 AI 来做一个大规模的产品。

这个阶段也不只是做搜索的智能化,我们同时也在进行搜索的移动化,像是信息流也是这期间做起来的。还有小度音箱这些,也是从我们团队里孵化出来的。这个阶段做了三年,差不多到 2017 年结束。在这个过程中,AI 逐渐成为了百度非常重要的战略。

2017 年,我开始负责百度的 AI 技术平台,成立了 AIG,也就是 AI 技术平台体系。第三阶段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开始对百度的 AI 平台进行全面的升级。我们不只是想做一个纯技术平台,还希望做一个软硬件一体的工业大生产平台。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仅会研究算法、算力、数据,同时也做了两款芯片。大概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我们把百度的 AI 平台,升级成更适合更广泛的 AI 工业大生产应用。

第四阶段从 2019 年下半年开始。我除了负责 AI 平台之外,也开始负责智能云。很多人对这个调整有疑问,毕竟作为 CTO 管技术就好了,为什么要来负责云业务。因为 AI 技术最终还要落地,而落地在百度内部当然我们有完善的平台,各个产品都可以对接这个平台去用。

对外,我们需要有一个可以支撑产业的应用平台,这个就是以智能云为依托,基础是百度大脑,上面我们有各种平台,有各种产业应用,有一个完整的智能云来支撑这个产业。当然我去年负责智能云的时候「新基建」这个词没像现在这么火,现在大家都知道新基建了。其实新基建里面各种概念和我们智能云是非常契合的。

张鹏:百度现在非常重视技术落地。但一个技术从能用到有用,只是一个字的不同,但差别却很大。技术往下落的时候很复杂。比如说在科研领域把一个东西跑通了,能用了,但在产业层面,会遇到成本、效率等各种问题。这些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海峰:现代产业分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产生成功的公司,这取决于公司的定位。做项目公司有做项目的价值,最终技术在产业落地需要做项目。做平台也有做平台的价值。

我们做一个平台,你可以认为是我们像生产电一样,我们把这些 AI 的能力生产出来,大家可以方便地基于这个开源开放的平台来用。同时我们也会在某一些行业里面深入去做,比如在金融、医疗、能源、智慧城市等有一些领域我们也深入地去做。

做 AI 全科生

张鹏:最近五年,AI 行业都是在一个非常高的热度上。你是 AI 行业三十年的从业者,但这几年可能你的学弟、学妹,比你晚入行的人一上来就做了一家 AI 公司,并且有些市值还很高。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当年有些生不逢时?

王海峰:没有,我觉得我生活的时代挺好的。我经历了 AI 从早期还在实验室到逐渐步入行业的全过程。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使命。我们这代人,就是把 AI 技术的基础打好,能推动它的进步,能够真正进入工业大生产。

对我而言,能够为这个目标做出一些贡献,我已经很满意了。反过来说,百度也积累了很多 AI 技术。这些技术如果单独拿出去接受市场评估的话,可能每一个也可能成为独角兽公司。当然,我们没有这个打算。

一方面,百度很看重 AI,这是百度非常重要的核心战略。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只有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平台,才可能支撑起更广泛的应用。因为,我们实际的工业大生产中,往往都是各种技术综合的应用。

张鹏:这就是说,百度要做 AI 的全科生。

王海峰:对,往往一个功能的实现不止需要一种技术,而是若干技术组合起来,并且这些组合不是简单的拼接,组合本身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一个场景中真正落地。

比如现在用户量很大的小度音箱。它背后可能把我们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都用上了。比如,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等,甚至包括搜索能力都集成在里面。

张鹏:AI 全科生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你希望解决更综合的问题,希望在更多场景落地,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单一领域。这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现在,在一些比较垂直领域已经长出了很多高价值的 AI 公司。这里面,你觉得会有泡沫存在吗?

王海峰:这要看我们怎么理解泡沫。人们对 AI 技术发展预期的认知是有泡沫的,可能会有些高估。的确,AI 现在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从投资的角度看,大量投资进入 AI 相关的领域,肯定能产生很好的结果,也有很多投资可能最后打水漂了。

一个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整个社会并不期望每一笔投资都能成功。但这些投资的确会推动整个 AI 技术和产业的进步。站在未来看,AI 的未来一定是可期的,一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多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的改变。

张鹏:所以说,最值得担心的,其实是我们对于 AI 现有能力的认知存在错误的预期。

百度如何参与新基建?

张鹏:今年两会之后,新基建这个词就特别热,人工能又是新基建里很重要的领域。关于新基建,你是如何看待的?

王海峰: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国家对 AI 的重视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布局了很多。但新基建这一步仍然非常重要。它明确定义了新基建的 AI 到底能做什么,这会促进行业更有序地发展。

张鹏:作为百度的 CTO,你需要针对面向未来的技术做投入。这些投入最终还是要看商业回报的,毕竟百度是一家上市公司。在不同的阶段,AI 给百度带来的真实的商业价值是怎样的?

王海峰:目前,通过 AI 能力服务一个客户,显然是有薄利的,但我认为它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服务更多客户,为社会带来更深刻的改变。

张鹏:未来三到五年,百度会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王海峰:我们要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我们也在致力于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让你获取信息更简单,让你跟 AI 系统交互更简单,让你的交通出行更简单,让你的产业智能化升级更简单。大方向上,我们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平台型公司,这个是很明确的。

张鹏:本质上,百度就是继续会做一家用科技创造更大价值的公司。就像我们常常提到技术信仰,这个信仰一是说相信技术能解决问题,二是说我会选择用技术来解决问题。

感谢王海峰今天的分享。如果大家还对相关话题感兴趣,可以看看《AI 已来:让中国 AI 走向世界的王海峰》,这本书可以在京东上购买。这里面有王海峰看到的 AI 的发展历史,也有他期待的 AI 的未来。

想了解更多关于海峰的AI 故事 也可以点击这里在他的《AI已来》里了解更多。

头图来源:极客公园

本文首发于极客公园,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geekparker 或 zhuanzai@geekpark.net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