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丨绯闻不断,美团滴滴联姻大猜想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焦点分析丨绯闻不断,美团滴滴联姻大猜想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18 11:52:36

文丨曹倩 李坤阳

编辑丨陈姿羊

美团将收购滴滴?

这个起初看似荒诞的传闻,如今也让业内人士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一问题的可能性。

此前曾有市场传言称美团有意收购滴滴,双方一度已到达谈判阶段。事件很快得到回应。6月11日晚间,滴滴官方微博发文“有人真敢编,有人真敢信”,并且配上了一个抠鼻的表情,和一张“虾扯蛋”的图,疑似澄清收购传闻。

但随着美团在6月中旬启动组织架构调整,这一猜想又有了些许合理性。美团原LBS平台下属充电宝业务部、两轮事业部、公交业务部、地图服务部被调整至美团平台,最终LBS平台下只剩打车业务。36氪就此询问相关人士,不少人认为,这不排除是美团收购滴滴的前奏。

无论收购案最终能否成真,美团与滴滴在出行业务上的竞争、双方在业务的互补与融合,以及美团与阿里在本地生活和同城零售业务上的“短兵相接”,都为这桩“虚拟收购案”提供了合理的想象空间。

在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们此次单纯以“假如美团收购了滴滴”作为讨论前提,探讨这一事件的潜在发生条件、事件影响及未来行业格局的变迁。

36氪本次共访谈6人,覆盖一二级市场投资人、美团员工、券商首席、电商专家等不同身份角色。我们试图立足多个视角,深入讨论这桩虚拟层面的“史诗级并购案”。因话题特殊性及身份不便,大部分讨论者选择了匿名受访。

收购滴滴?爱奇艺、拼多多也了解一下

受访者:某互联网系财务投资机构投资人

主要观点:

  • 打车业务对阿里本地生活和美团的优先级都很高,美团即使不收购也得调整业务架构。
  • 滴滴被迫卖身,无非是其估值在一级市场撑不住、现金流不足,以及受到政策制约。这也会是美团收购滴滴后面临的问题,但王兴一旦走了这步险棋,大概率不是为了交易流量,而是留有后招。
  • 美团也应该考虑下爱奇艺,再开更大的脑洞,王兴甚至可以去和黄峥谈一谈——所有离钱近的,美团都能拿。

美团收购滴滴有一定可能性,但美团LBS部门组织架构的调整与并购滴滴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很少有企业会在收购前先调整组织架构,这违反了管理逻辑,而且组织架构是根据组织本身市场逻辑来调整的,是市场价值在公司内部价值链的反应。

打车行业空间巨大,用户已被教育得相当市场化,美团即使不收购滴滴,调整组织架构也应该在日程上。比如对竞对阿里本地生活而言,打车业务的优先级同样很高,这不代表一定要去收购谁,只是一个战略的重视度。

滴滴最终委身美团可能的原因,无非是滴滴的估值在一级市场撑不住了、现金流不足。滴滴原本是一个有强盈利能力的公司,现在不断有对手入局,市场化竞争愈加激烈,同时又面临政策风险。滴滴收入趋向瓶颈、盈利能力缓慢下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现金流跟不上战略发展计划。

美团收购滴滴后也会面临上述风险,如果王兴真的走了这步险棋,大概率不是为了交易流量,而是留有后招。比如通过滴滴的流量把聚合打车做起来,尽管利润率低,但只做平台没有政策风险,让用户使用聚合打车只能通过美团入口。或者用滴滴来做会员的抓手,比如将会员体系做大,用户成为平台会员后可以进行追剧买大牌精选及尾货促销商品等活动,甚至再做几款全民爆款的游戏,让好的供给全在一个平台上。

如果是这样,那美团也应该考虑下爱奇艺,再开更大的脑洞,王兴甚至可以去和黄峥谈一谈——所有离钱近的,美团都能拿。美团是一个用户价值、交易转换率相对较高的平台,单靠线下外卖是不够的,扩张边界大概率要靠并购,最考验美团的也是现金流。作为交易平台,美团的业务架构还比较薄弱,商品流没有覆盖,只收购滴滴、摩拜还不够。

再看美团与阿里的竞争,商品流难打过去,只靠本地生活服务虽说也能建起一面可防守的城墙,怕就怕在张勇现在宣扬的“线上线下一盘货”,要将线下商品流与线上服务流、内容流彻底打通。

美团和阿里、腾讯之间的市值差距会越来越小。现在美团抢交易流量是因为这端还没有布局完,一旦把交易流量全部吃透,下一步就是和腾讯抢场景流量,所以美团收购滴滴,腾讯不会是主要推动方。

交易给出的估值差异,在于自动驾驶的想象力

受访者:互联网行业观察者马踏

主要观点:

  • 估值的确是收购过程中很有话题性的内容,美团给出的估值可能会更高。原因在于看重自动驾驶对配送成本的摊薄以及本地生活业务的自然延伸。
  • 阿里面临多方面竞争,拼多多所在的电商战场是阿里熟悉的主战场。拼多多的GMV和用户高增长,淘宝在建立初期也经历过,但美团所在本地生活市场未来会触及更多的实物电商,会给阿里带来一定的竞争力。

根据现有的信息扩散来看,收购案是否为真暂时无法确认,但双方一定就此事进行过交涉。美团在二季度股价一度翻倍,在6月中下旬的股价上涨与收购的传闻存在一定关联性,但更多是市场投资者和机构认可美团的长期价值。

就收购细节而言,估值问题是潜在收购案中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若估值差距较大,主要原因会是双方基于未来的长期规划存在较大差异。

滴滴的主营业务在于出行,尽管此前曾在外卖业务有过尝试,但反方向去切入生活服务,对于教育用户和中长期方向来看不一定是合理的业务补充。而美团作为一个标准的生活服务入口,延伸到出行是一个必要选择。因此美团可能会提供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估值区间,甚至会高过滴滴上市的心理预期。

如果收购案落实,出行业务首先对美团会有一定补充,在出行领域占据行业龙头位置。美团的核心定位可以被认为是“电商”,目前不论是同城零售做闪购或买菜都是业务的交汇口,未来会延伸到实物电商的更多领域。

作为用户消费的选择之一,同城实物电商能够压缩用户的等待时间,更快速地满足用户需求。若延伸到具体需求,物流和仓储将是美团补充实物电商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

自动驾驶会成为未来物流基础很重要的基础设施。如果只有快递员没有订单量,会成为资源浪费,目前美团靠订单量的绑定来阻挡外来竞争。而自动驾驶的车队会把配送成本降到非常低,骑手单笔收入现在在4~5元左右,若摊薄到自动驾驶车队,未来一公里也就1~2毛钱。

在美团进一步壮大自己的业务后,也势必会引起其业务延伸领域的头部玩家重视。美团会是阿里重视的玩家,如若其在中后期将外卖和闪购业务做到一定规模后,将会替代掉一些用户在电商层面的实物需求。

不只打车,美团还有更多新故事

受访者:美团交通事业部(原LBS平台)员工

主要观点:

  • 电商会是一个新故事,美团今年可能会尝试做相关布局。此外,外卖团餐、无人配送也有了新的进展。
  • 美团和阿里重合度已经很高,支付宝、口碑、饿了么,甚至淘宝、天猫都会成为阿里狙击美团的重要抓手。

最近美团股价一路走高,原因可能是美团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讲完,收购滴滴的传闻或许是推动股价上升的原因之一。如果美团能够顺利收购滴滴,本地生活的护城河会更强。

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的是,程维在滴滴内部开会讨论关于美团的收购事项时很不情愿,情绪比较激动,是资本方在推动这次收购,因为滴滴一直在亏损。

早前美团打车业务在上海上线后,王兴曾表示,打车完成的订单中,与吃喝玩乐等休闲娱乐场景相关的占40%。这证实了打车与餐饮、到店及酒旅等业务有协同作用。前不久拉开百城大战疯狂地推的充电宝业务,也主要因为共享充电宝使用场景与美团相符合,美团未必指望着靠这个业务赚钱。

这都是美团正在讲的故事。美团更多的新故事是电商,今年可能会尝试做相关布局,主要围绕美团主站展开;外卖团餐、无人配送也有了新的进展。

美团和阿里重合度已经很高,支付宝、口碑、饿了么,甚至淘宝、天猫都会成为阿里狙击美团的重要抓手。可以看到,支付宝、美团的APP首页布局及入口设置都较为相似:饿了么——外卖、口碑——美食、酒店出游——酒店/住宿、电影演出——电影/演出、滴滴出行/高德打车——打车……

收购滴滴后,美团股价方面可能面临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第一种,市场看到美团保持了本地生活服务包括打车在内的垄断地位,进而推动股价大涨;第二种,美团跨过10年亏损的坎儿,终于首次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盈利,却因为疫情影响再次回到了亏损状态,收购后滴滴后美团亏损漏洞或会更大,这又可能造成美团股价下跌。

美团的主战场,是围绕B端企业做各类尝试

受访者:某券商首席

  • 收购滴滴对美团的整体业务提效有限,美团在打车上的聚合模式做得很好。
  • 美团在打车业务方面的投入会有,但不是业务主战场重点。美团的主战场在于围绕B端企业做各类尝试。对商家标准化端口的合理建立,未来的想象力或成为本地生活的“Windows”。

滴滴所在的出行业务不是目前美团业务的主战场。美团的核心业务是到家、到店酒旅等业务。其核心在于围绕商家进行数字化升级,也就是商家标准端口的抢夺。目前第一步是餐饮外卖的商家入口。

“外卖战场只是美团的第一战争,后续在于对商家的服务,做起来了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赢家通吃的玩法。”相对于外卖提点的做法,当这套服务于B端商户的体系逐渐落成,从体系中抽取固定收入对商家也是更友好的方式。

其实,不论是阿里还是美团,都已经在相关产业链有了一定布局。像餐饮Saas领域,美团收购了屏芯科技、阿里收购了客如云。收购Saas公司的行为也可以帮助餐厅实现经营环节线上化。在一些餐饮合作领域上,如用户线上线下的支付、页面浏览时长、菜品喜好等数据,都可进一步帮助商家与平台实现融合。

“如果我是腾讯,我不会这么干”

受访者:私募基金投资人杨起(化名)

主要观点:

  • 滴滴卖身美团,唯一的原因是美团出价够高,并且两家企业背后的资本已经站队,要求美团收购滴滴。
  • 一旦出行交通、餐饮、生鲜等业务做起来,发展支付业务会成为顺水推舟的事。这至少是20万亿的市场。
  • 如果我是腾讯,我不会愿意推动美团并购滴滴,美团已经足够制衡阿里本地生活。

美团、拼多多、B站几家不断刷新股价新高的企业,在某一个大盘向好的时间段里,同时出现了逆市下跌的情况,表明大概率是同一拨人在炒这几个票。当然,美团股价好本身也有基本面支撑,确实有机构已经着眼于美团将收购滴滴而提前进场埋伏。

打车本身是一个能赚钱的生意,滴滴卖身美团一定是程维不愿看到的结果。唯一的原因是美团出价够高,并且两家企业背后的资本已经站队,要求美团收购滴滴。美团的动机很好理解,将本地生活所有交易场景全部覆盖,而打车是非常高频的本地生活交易场景之一。

研究王兴的发家史不难发现,他很早之前就主张“要通过交易来获得流量”。滴滴如若接入美团,再加上最后一公里的美团单车,美团在LBS领域的数据以及整个本地生活的交易场景就全部完成布局——这会让发展支付业务成为顺水推舟的事。腾讯支付的交易订单,恰好大多来自于这些本地生活服务。

如此一来再去畅想美团未来的市值,不会逊于阿里和腾讯,这至少是20万亿的市场,不比零售或娱乐等市场小。不过,等到美团真正成长为这样的巨头,与腾讯的关系或许不会像现在这么融洽了。如果我是腾讯,即使现在我也不愿意推动美团并购滴滴,美团已经足够制衡阿里本地生活,没有必要再去扶持王兴。

阿里本地生活版块形势会更为严峻

受访者: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教授崔丽丽

主要观点:

  • 美团打车与滴滴的关系,就像直播电商和电商直播,一个是用短视频直播内容带电商流量,一个则本来就是电商玩家。
  • 美团收购滴滴,符合互联网当中“抓住一个客户、覆盖全部场景、促进高频消费”的规律。
  • 按照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理论,美团也拥有了能够创造万亿体量的网络协同效应,必然会形成垄断;但腾讯以社交为场景的网络协同效应其适应面更广,覆盖其他领域的可能性更大。

美团近半年来股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投资人对疫情期间外卖业务的持续看好;美团基于餐饮外卖的实物商品外卖业务拓展,以及在单车、充电宝、社区团购等业务方面的拓展。交通事业部的调整包含在第二点内,即围绕LBS将美团旗下现有的各种优势业务做整合、创新。

美团打车业务覆盖面虽不如滴滴广,但这个后来者其实更能采用一些创新方式去做打车,比如做聚合打车平台,以及通过吃喝玩乐向打车业务导流订单。这两者的关系类似于直播电商和电商直播,前者是用短视频直播内容带电商流量,后者则本就是电商玩家。

滴滴最终委身美团,可能的原因无外乎两个:收购价格,也就是公司估值;以及从自身业务发展角度考虑,美团流量的接入是否有益于将打车业务做大。滴滴的商业模式已经相当成熟稳定,合并后滴滴管理层放权未必不可行。更重要的是,美团该如何整合滴滴及原先的打车业务,让它们能更好融入到美团已构建好的吃喝玩乐出行闭环。

美团将滴滴揽入麾下的逻辑,符合互联网当中“抓住一个客户、覆盖全部场景、促进高频消费”的规律。如若这一动作完成,美团会在本地生活领域一家独大,将客户在除上班和购物以外的全部移动过程中的生活消费场景一网打尽。客户场景全覆盖的弊端可能是,如有一项业务让客户体验不佳,可能会全盘失去该客户。

一旦收购达成,美团就可能成为可以比肩阿里、腾讯的大平台。按照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理论,美团也拥有了能够创造万亿体量的网络协同效应——根据该理论,美团必然会形成垄断;但另一方面,即便是网络协同效应,实际上也会区分覆盖场景,我认为腾讯以社交为场景的网络协同效应其适应面更广,覆盖其他领域的可能性更大。

这样一来,阿里本地生活版块的竞争压力无疑会增大。

(如果您是电商、零售、旅游行业从业人士,欢迎与我交流,我的微信是CQ_Beatles,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