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孩子高度近视的风险有多大?人工智能能做到了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预测孩子高度近视的风险有多大?人工智能能做到了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12-13 22:01:46

南都讯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给婴幼儿拍视频上传特定软件来筛查视功能、用模型来预测青少年的近视发展风险,都正在成为现实。

12月11-12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承办的“2020年度智慧医疗学术会议”暨广东省医学会人工智能分会筹备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议以“聚焦产学研,助力大湾区”为主题,多名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医疗科研单位、高校医疗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促进智慧医疗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发展共商共议。

12月11-12日,2020年度智慧医疗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

AI评估婴幼儿视功能 未来在家也可操作

在大会中,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青联常委林浩添以“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题进行了介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作“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报告。通讯员供图

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诊疗脉脉相通,而眼科是以影像诊断为中心的专科,在医学影像方面有数量及质量的优势,这些优势即是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突破口。

目前,林浩添教授及其团队提出“智能眼科专家”系统,可以实现近视发展预测、婴幼儿视功能智能评估等功能。

关于婴幼儿视功能智能评估,林浩添介绍,婴幼儿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但由于婴幼儿缺乏沟通能力,在检查视力时往往很难配合医生,因此很多眼科疾病不能被及时发现,最终导致治疗被延误。为了让更多患儿及时接受治疗,林浩添及其团队开发了一个婴幼儿视功能智能评估系统。

“这个系统的研究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去观察有疾病有损伤的小孩的特点,另一块是通过做义诊和公益活动,观察正常小孩的眼部行为特点,然后与患有疾病的小孩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对照研究,我们可以去建立一个由患儿的视频表现出来的眼部行为特征的模型,进而去判断患儿视功能损伤的程度,不同的损伤程度对应着不同的眼部疾病,”林浩添表示。

“目前这项评估还只能在医院完成,但我们已经开发了APP,估计很快就能推出市场,”林浩添介绍,APP推出以后操作将更加方便,不需要专业的医生或仪器,在家就可以操作,比如家长在孩子看动画片时,将摄像头对准孩子眼部拍摄视频,上传视频后,系统就能评估孩子是否存在视觉功能异常。

不过,林浩添强调,这个视力评估系统只是一个筛查的工具,如果查出有问题,还需要家长及时带孩子到相应的亚专科就医。

AI助力 预测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发生风险

林浩添还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度近视发展预测模型,他表示,近年来,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近视眼一旦发展为高度近视,可导致眼部病变、视力丧失,甚至导致精神心理异常。“如果能够预测青少年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干预,对降低未来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作“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报告。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这个模型已经在逐步地进行落地应用。第一个阶段是去预测青少年患高度近视的风险,预测他们在十年内近视会达到多少度。该模型3年内准确率达90%以上,10年内准确率80%以上。

目前,该预测模型已进入第二个研究阶段,会收集更加多维的数据,“希望迭代现有的技术以后,在第二阶段能够更精准的预测每个人的近视发展趋势。”

在该阶段,林浩添及其团队还致力于选择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样本去研究近视与环境、基因、生活习惯的关系,“我国南方地区的近视率很高,但北方明显比南方近视率要低,这是否与基因或环境相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用人工智能帮基层医院医生看病

会议现场,全国政协常委、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张勤指出,我国医疗机构中94%都是乡镇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而三甲医院仅占0.13%,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突出。他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做好分级诊疗,提高“基层首诊”的正确率。”

全国政协常委、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张勤在会议上作报告。通讯员供图

为解决这一难题,张勤团队研发了一项全科临床辅助诊断工具,该工具利用原创的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可根据患者的输入的病情信息诊断疾病,还可以动态生成患者的个体优化临床诊断路径,以准确获取病情信息,降低漏检误检和漏诊误诊的几率。

“DUCG系统与其他大数据模型不同,它的核心在于与专家共建的知识库,”张勤介绍,他的团队已与30多位三甲医院临床专家深度合作,基于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构建主诉知识库,患者是按照主诉症状看病,而无须分科挂号。已上线的知识库覆盖36个主诉症状,包括咳嗽、腹痛、便血、胸痛、黄疸等,基本覆盖全部科室。

目前,该全科辅助诊断工具已在青岛胶州市和重庆忠县开展临床应用试点,诊病正确率达到95%以上。

针对分级诊疗的问题,林浩添提出了人工智能影像的新“三级诊疗”方案,即个人或家庭通过使用移动APP软件和智能手机进行初步筛查,社区或基层医院通过使用基本检查设备或云计算平台来完成初步疾病诊断,三级综合及专科医院通过使用智能专业检查设备以辅助专家诊治,提高效率。他表示,希望这个新方案能破解现有的“三级诊疗”格局难题。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实习生尹嘉怡 通讯员邰梦云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