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像个黑洞,吃掉了我的未来|音频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拖延症像个黑洞,吃掉了我的未来|音频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9-27 11:15:53

大学里有一个常见现象,每到考试前,自习室和图书馆就人满为患。

因为考试的deadline在身后追着,学子们必须发奋图强,离考试的时间越近,学习效率奇迹般地直线上升。

放眼校园外,被拖延症捕获的猎物也比比皆是。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朋友,成天嚷嚷着要减肥,计划着跑步、游泳、健身。然而,他们的计划还未开始,就推到了明天;还未等到明天,就写上了终章。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这么多,不妨再拖拖。”成为拖延星人最真实的心态写照。

其实,临近deadline的惊心动魄和手忙脚乱,缺乏自律的痛苦无奈,也促使拖延的人想要改变。但改变的路上,仿佛总有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阻碍了他们想要改变的脚步。

因为拖延只是一种现象,想要解决拖延的问题,还需看到其背后的成因。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拖延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当人们面对痛苦的事情或情绪时,会本能地启用防御机制,将痛苦隔离在意识之外。

简单讲,做某件事情违背了本心,让我们产生痛苦的情绪。当外界强迫我们必须完成这件事情,我们才会在最后的期限,不得不做的时候采取行动。

遇到具体的拖延场景,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简单心理收到过一个拖延朋友的提问:

想要走出拖延的死循环,我们就得打破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

究竟应该怎么打破呢?张玉咨询师提出了如下两点建议

1.挖掘被忽视的自我意愿。自律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而拖延症人群的固有经验是习惯了被外界管理和约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律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需要有强烈的动机,内心对于想做成某一件事情有着强烈的愿望。因此,想要自律,应该首先挖掘被忽视的自我意愿,看见我们内心的希望所在。

2.藉由新的经验再次进行自我探索。给予探索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倾听内心的声音,了解我想要怎么样, 我需要怎么样,我喜欢的是什么。改写过往的经验和沟通模式,在和他人互动中慢慢形成新的自我。

例如,一个小朋友从小父母对他很挑剔,这个孩子总是达不到父母的期望,Ta会觉得自己很糟糕什么也做不好。Ta带着这样的经验慢慢长大了。而当Ta走进一段婚姻,迎来了改变的机会。Ta的爱人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Ta,T对Ta也没什么要求,觉得怎么做都可以,怎样都好。这种包容、接纳和认可对于Ta来说就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会带给Ta很不一样的感受,会改变这个从小被挑剔的孩子心里对自我的感受。

因此无论是改写经验还是重新探索自我都是有可能的。我们可以在身边找找看,有没有能够很好回应你的朋友,老师或者亲人。如果这样的寻找有些困难,也可以试试找找专业咨询师。这会是一段有困难但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希望每个人都能躲避拖延黑洞,让今天属于今天!

更多的心理咨询师音频播客内容,敬请期待~

点击作者名片,了解更多张玉咨询师的文章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