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支参赛队伍中400支选华为,这届物联网创新大赛到底有啥“魔力”?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千余支参赛队伍中400支选华为,这届物联网创新大赛到底有啥“魔力”?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9-01 19:25:48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5G、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中央屡次提及,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业业态、新的经济形势都必然使得我们需要有一种创新的动力、能力和意愿,去引领未来的时代;其次就世界变化而言,产业、行业、技术之间的快速迭代、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已经成为常态,而有效、可行的产学研融合无疑将成为未来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生态产生的新生代、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将在未来数年内呈现严重“供不应求”的供需矛盾。据计世资讯报告预测,今年ICT人才缺口大约为1200万,其中物联网人才缺口211万。

基于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课程,为社会输出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同时,在产业方面越来越多有责任、有能力的企业也纷纷将人才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最高优先级,希望通过“产学研”融合,实现从学校到产业的人才输送闭环。华为公司前不久也跟教育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不仅如此,8月末的几天里,“2020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还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方式,展示了华为在校企联合、人才养成方面的成果。

一场别开生面的物联网设计竞赛

面临新冠疫情管控、绝大多数高校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没有到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本届竞赛仍有560多所学校报名、6500+参赛学生、1400+指导老师、1360支参赛队伍、124支决赛队伍、包括5G、NB-IoT、AI、云等在内十余个领域……构成了国内唯一、且影响力最大的第七届物联网领域学科竞赛——2020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及2020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

显而易见的是,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赛,并不能用简单的逻辑去考量。之所以以“别开生面”形容此次大会,是其内容、形式上的别具一格,紧扣“创新”二字,展现了新时代大赛的新面貌。

面貌一

从内容上讲,本届大赛首次融合云+IoT+5G等技术,不仅吸引了超过500支参赛队伍选择基于华为技术开发其参赛作品,更是开创了物联网技术的新纪元。从竞赛作品内容来看,很多队伍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将云、IoT、人工智能、5G技术进行融合创新,展示了智能物联网(AIoT)新时代的生产和生活场景。

3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明确“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部署,“新基建”已然成为新时代数字化经济的基础保障。在此背景下,本届大赛将云+IoT+5G技术融合,助力参赛团队创新研发新应用,助推社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无疑是适时之举。

面貌二

从形式上讲,本届大赛从传统的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冲击下,彰显出时代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竞赛技术培训由以前的高校巡回技术讲座,每场讲座一两百听众,变成了线上系列技术讲座,累计有近两万师生参加了线上技术培训;竞赛答辩和评审环节由以前的纯线下模式变成了学生线上答辩、评委线下聚集讨论评审的新模式,特别是组委会在全国总决赛期间还进行了新技术应用的大胆创新与实践,使用5G+华为IdeaHub+云的方案,很短时间就完成了会场的布置,评委和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华为IdeaHub+华为云WeLink实现线上和线下面对面交流,还依托华为IdeaHub强大的远程双向协作能力,实现了评委与学生的实时高效互动。2020竞赛已经成为疫情期间国内最亮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华为“黑土地”持续输送养分

长期以来,华为物联网聚焦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肥沃的产业黑土地。基于华为云、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华为构建的统一开放的全栈式物联网解决方案,“联接+云+智能”,提供一点接入、全球可达的云服务,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并为消费者带来极致体验,实现了可信、可靠的万物互联。截止目前,华为物联网已在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领域聚合了3000+合作伙伴、覆盖50+细分行业,其中已有1000+伙伴的联合解决方案实现了规模商用。此外,华为生态大学通过华为ICT学院已与全国270多所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通过专业建设、创新训练营实践、企业公开课、校企共编教材、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竞赛等多种方式助力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

据笔者了解,2020年第七届竞赛由华为冠名赞助,其向参赛的队伍提供的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的“云+管+端”全套特色技术方案与资源,尤为受到参赛队伍的追捧。选择华为IoT赛道和华为5G赛道的队伍总数近400支,远远超过竞赛组委会和华为准备的300套竞赛套件的数量,几经协调仍有350支队伍坚持选择华为赛题,共同角逐华为杯、中国电信创新奖等奖项。

与时俱进的是,华为在本次大赛中较去年增加了5G赛道,并首次整合释放华为IoT+5G+云+AI技术能力。“这顺应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由过去培养产业工人到培养信息化人才,同时也是对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支持。”华为中国区战略MKT部长陈亚新解释道。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华为一直以来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践行这一使命,也使得华为明确坚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并坚持在网络、平台三个方面投入,不断完善其“端-管-云”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成为日后华为“生态创新沃土”的重要养分。

华为ICT市场管理与营销运作部长胡康燕博士表示,“我们要以“互生、共生、再生”的产业环境和共赢繁荣的商业生态体系,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共赢。智能世界,道阻且长,今天的我们,需要理论的突破,需要新的基础技术发明,我们将继续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勇敢地迈向前人所未至的领域。未来,华为还会继续和合作院校,以及教育界的专家和领导们一起,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点亮高校灯塔,照亮产业之路

毫无疑问的是,华为一直以来都热衷于在人才方面投入血本。因为他们笃定人才、创新、技术、应用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是循环驱动智能世界的到来的动力,也是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华为作为全球ICT领先企业,正在积极融入全球特别是中国的教育改革项目之中。在课程改革、教材编撰、资金及技术投入等方面,华为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正在逐步有计划的推进。

第一,推动课程改革,专业设置,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第二,师资培养。华为将为近100多所学校、20门课程培训专业授课老师;第三,华为提供近10亿的资金,并投入华为软硬件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后勤资源”保障;第四,华为和大学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在基础领域的研究,特别是某些冷门研究项目;第五,华为将持续关注顶尖的天才少年,并为优秀的研究生、博士生提供天才少年高达200多万的年薪。为学生树立知识转化的标杆,培养其知识就是价值的观念。

当然,华为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成为其对本次大赛的支持的保障。

单独针对本次大赛,华为通过华为认证、大赛、产业联盟、教材开发、协同育人等对获奖团队和优秀解决方案进行支持,提供了ARM服务器、高斯数据库、欧拉OS 、ModerlArts服务、AI能力等支持创新。

在华为认证方面,华为认证已经覆盖了20多个技术方向,包括ICT技术基础架构的路由交换、安全、无线(5G)、传输、接入网、智能计算、存储、数据中心;也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库等软件平台与服务的内容。针对本次大赛,华为也向入围全国总决赛的124支队伍的每位参赛选手都提供了华为物联网认证考试券一张。

在大赛方面,华为每年举办华为ICT大赛,作为国际化的产业交流平台。上一届华为ICT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61个国家1600多所高校10万多名学生参加,本届华为ICT大赛目前正在策划之中。而针对本次大赛中华为选题的的获奖参赛队,华为将适当开通绿色通道。

在产业联盟方面,华为是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的发起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之一,并在新工科联盟下支持成立了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开发云、物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4个工作委员会。

在教材方面,华为深入参与到面向高校的ICT系列教材开发,其中“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华为物联网实践系列教材”一共有12本,涉及物联网基础应用、行业应用和综合应用三个方面。同时为了让学子们更快适应物联网的迭代速度,华为教材与华为物联网认证课程形成呼应,为物联网专业学子铺设了一条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商业落地的坦荡之路。

对于为什么要铺设一条这样的路,华为中国政企培训与认证部部长张驰表示,“对于产业繁荣来讲,人才储备尤其重要,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只有具备人才基础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才能有效地使能国内国外双循环。”

写在最后

当下技术、产业变革进入快车道,理论知识和工程科学相互促进与融合演进,产学研融合培育人才成为新工科的重要一极。而从华为在教育行业的深耕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历年华为自办的开发者大赛,还是华为对本届大赛的支持,足以见得,华为一直在准备着。

就如陈亚新所言,“今天我们的技术和产业到了一个临界点,从原来跟随到并行甚至局部突破和领先,无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国内大循环驱动国际国内双循环,以及疫情期间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包括今天全国总决赛的创新举办模式,这一系列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都要求我们承担主动创新、引领历史的使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是为了无谓的创新再发明一次轮子,希望师生们能够站在巨人肩膀上通过微量创新、迭代创新、理论创新引领未来的时代。”。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