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循环大时代里,谁能成为中国的“宝洁”与“可口可乐”?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在内循环大时代里,谁能成为中国的“宝洁”与“可口可乐”?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8-09 11:11:28

1878年,一个24岁的年轻人走进商业大佬办公室,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照相机应像铅笔一般简单,谁都会使用”。他坚定的认为,当人们有了可以支配的休闲时间,有了按动快门的渴望。

这个想法已经被嘲笑了很多次。当时,摄影是区分阶级的标志,拍照是富贵人家的专利,不仅需要繁琐的设备,还需要数年的专业学习。大家都认为,这个出身在农村的穷小伙,不过是又一个成天做梦的年轻人。

傲慢的“OLD MONEY”未认识到,20世纪消费社会的主角是新涌现的中产阶级。谁顺应趋势,让中产阶级买得起过去贵族的专属,谁就拿到了时代列车的车票。

1888年,这个叫伊士曼·柯达的年轻人推出了第一架“傻瓜相机”,使用者只需按下快门即可完成拍摄,胶卷拍完后送到店面冲印即可。至此开始了柯达对摄影市场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垄断,到了20世纪60年代,柯达占美国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份额,市值稳居全美前三。

就在柯达如日中天的时候,1975年,另一个24岁的年轻人,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赛尚带着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相机原型走入了柯达管理层的办公室。相机、冲晒、相纸,胶卷时代每一张照片的成像柯达都在躺着赚钱,数码相机的出现意味着柯达模式会被彻底颠覆。

▲柯达工程师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蒂文·赛尚得到的回复是,可以注册专利,但不许公开。数字时代在萌芽,柯达管理层守着旧时代的财富,放弃了新时代的头等舱。并在往后20多年反复欺骗自己,“没有人会喜欢在电视上看照片”。

发明了数码相机的柯达最终败北于数码相机时代,是21世纪初最引人感慨的商业案例。不久之后,数码相机行业最终输给了更加便捷的智能手机。有趣的是,从傻瓜胶卷相机到数码相机、手机,刚刚面世时总伴随偏见,“不够专业”。

其实,商业和品牌的制胜法宝不是“专业”,而是能否跟着消费者的潮水走。傻瓜相机服务了中产阶级、数码相机服务了普通人,而更加平民的智能手机则服务了从金字塔底层到顶尖的所有人。

相机的故事并不是孤例。新旧交替时时发生,既得利益者拼命阻止变化发生,新势力也会变成旧势力,偏见不断涌现。新的技术不断带来新的消费人群,新的渠道也改变了消费习惯。像拼多多、抖音、美团这样的新移动互联网企业,正在一点点塑造新的消费时代。

无论如何,顺应时代,拥抱变化,才是商业的第一法则。

特斯拉与拼多多,看似是纠葛,实则是互相成就的第一步

近期,拼多多特斯拉万人团活动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拼多多自掏2万补贴特斯拉MODEL3,网友一片好评。但特斯拉则否认三连,未合作、未委托销售、更没直接销售。

在特斯拉之前,任天堂Switch国内代理商腾讯Nintendo Switch,AMD中国公司,戴森等品牌也曾陆续发布声明,称在拼多多上没有授权店铺。

经过多次吃瓜,其实消费者已经摸到了品牌发难拼多多背后的门道。拼多多自掏腰包补贴,变相扰乱了品牌既有的经销渠道和价格体系。拼多多平台卖得便宜,消费者自然不去其他地方买贵的。因此,谁家品牌发声明,意味着拼多多的补贴把谁家其他经销商逼急了给品牌压力。而作为消费者,这就是可以立即下手的“价格洼地”。

这种消费者叫好,品牌的经销体系却不开心的现象,一部分人认为是商业进步,让更多人享受到新商业、新科技和新产品的红利,例如让平民家庭也用上戴森吸尘器、扫地机器人,为品牌增加了价值与影响力。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是商业倒退,这种模式会削弱品牌价格体系,将中国制造推向低质低价的深渊。

▲电商活动期间,网友做的苹果价格统计。(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底补贴是驱动品牌进步还是退步?

拼多多百亿补贴规模最大的产品是苹果手机,仅2019年,拼多多平台就通过百亿补贴卖出了超过200万部苹果手机。如果按照“低价伤害品牌”的逻辑,苹果应该是受伤害最大的品牌了。

仔细观察苹果自身战略,会发现其实苹果也在通过开拓中低价手机线iPhone SE、变现降价等方式试图开拓中国的更多市场,获得发展空间。据此前媒体报道,拼多多补贴的苹果手机超过70%都流向了三四线城市。这其实暗合了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大方向。

▲苹果性价比旗舰iPhone SE发布后,网友自发“安排”。(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如果觉得一家电商的补贴就能让一个品牌受损,这无疑是低估了品牌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从实际上看,百亿补贴至今一年多,苹果、戴森、海蓝之谜等热门品牌地位并没有被撼动,反而通过持续补贴坐实了品牌的高价值。

从拼多多与iPhone过去一年的故事来看,百亿补贴并没有破坏苹果的价格定位,反而从实际业务结果上,苹果在品牌渗透与销售上实现了双赢。接下来,这种补贴获得消费者的共赢合作,才是特斯拉与拼多多共同期待的未来。

SheIn 崛起的启示:预算该投给消费者,还是营销公司?

近期,一家名为SheIn的跨境服装企业引发了行业里新的思考。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跨境电商公司,2019年销售额300亿,大约 1/5 个 Zara 或者 2.5 个 H&M。疫情期间完成了400亿的销售额,今年有望冲击千亿。几乎同时,Zara 宣布 2-4 月收入几近减半、关店 1200 家。

SheIn 的崛起依赖于极致的成本和速度。根据跨境电商网站、时装周、品牌门店和谷歌搜索趋势数据,SheIn 对服装颜色、面料、款式进行预测,同时依赖中国广东成熟的服装产业带,在7天内完成打样到生产,比Zara最快的时候还少7天。销售过程中小步测款,根据消费数据决定哪些需要加单,降低库存。

目前,SheIn已经成为美国、中东、印度、欧洲等地女性中的热门,她们中有人Zara都买不起;也有人愿意用6美元的SheIn T恤搭配 Prada,Gucci。便宜、选择多、上瘾成为消费者选择SheIn的主要理由。

▲主打性价比的SheIn受到全世界消费者欢迎,目前instagram平台上已经积累了近1200万粉丝。(图片来源于网络)

错过SheIn的投资人道出了SheIn爆红对行业的启示。

2015年,这位投资人最大的担忧是,SheIn的模式到底能不能做成一个品牌,同时考虑到单纯做品牌的价值是否太薄。

彼时舆论场上,双十一和阿里京东带起一片消费升级,中产阶级崛起的呼声。5年后,SheIn的成绩单昭示,新商业时代下,服务更多平民才是时代潮流所在。SheIn品牌崛起,是数据时代品牌塑造、流通销售及企业运营模式的全新逻辑。

传统的品牌思路,是“高强度曝光品牌曝光—广告吸引消费人群—寻求溢价”,而类似于SheIn这样的新品牌,思路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创造最佳性价比产品—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覆盖新消费群体,性价比吸引消费—让消费者在使用体验中逐渐建立品牌认知”。

传统品牌的营销投入主要提供给广告商、4A公司,SheIn在营销上的投入会以低价、补贴的形式给到消费者。前者由企业定义,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故事的叙述能力和投放渠道;后者则由消费者定义,核心是数据,即聚合消费者需求并付诸实践的能力、产品质量和长期低价、性价比的能力

在销售上,传统品牌主要通过层层分销商进行产品销售,SheIn则主要以直销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在利润的实现上,传统品牌通过单品溢价提升利润率;SheIn则通过加大出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

▲新旧品牌模式对比

随着数据、技术和平台成熟,SheIn的崛起昭示了,今天的消费浪潮已经从“消费品牌”转为“消费产品”,消费者更介意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而后一条路,其实在国外一直有成功经验,即优衣库和无印良品模式。

小米、张裕红酒和盼盼们可能被低估了

事实上,“低价损耗创新能力”的论调并不新鲜。

2016年,品牌营销专家李光斗曾发布淘宝思维两部曲《中国经济的癌细胞:淘宝思维和海淘思维》、《淘宝思维助长国人屌丝心态》,炮轰淘宝为消费者提供低价的商品。在他看来,“消费者买低价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低价等于低质、假货”,“为了做到低价,商家会偷工减料”。在这一时期,郎咸平甚至喊出了“淘宝不死,中国不富”的口号。

时至今日,如果把文章的主角换成了拼多多,还是一样配方和味道。甚至于,因为拼多多触达消费者的能力更强,打掉了更多中间渠道而实现了更低价,因此,也遭受了更多质疑。

理解了柯达为什么会认为“没有人会喜欢在电视上看照片”,也就理解了这类观点的市场基础。新渠道新模式的变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人往往喜欢盯着眼前的蛋糕,而不是远处。

其实张瑞敏早说了,只有时代的企业。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市场的主角,是同样期待美好生活的普通大众,平民百姓。

第一个故事,是小米。

小米早期投资人刘芹曾谈过投资小米的逻辑,“寻找中国消费方式变迁和互联网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的结合点”。人人都需要智能手机,传统巨头却用高价将普通人挡在门外,服务精英阶层。小米正是看到了这一机会,做“适合中国人的安卓手机”,整合深圳硬件制造产业链,主打性价比手机,让更多平民阶级成为小米用户。

硬件上低价,只追求微利,这在以硬件收入为生的传统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也正因为低价,小米进化出了低价硬件为入口的小米生态体系,以互联网衍生服务盈利的高维商业模式。如今,小米仍然是时代主流玩家,而老大哥们已经被历史洪流翻过。

▲小米广告名篇《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诠释了中国硬件制造的高水平能力。(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个故事,是张裕红酒和盼盼。

张裕红酒电商负责人曾经公布过一个数据,疫情影响的一季度,张裕红酒在拼多多销售超过去年全年,也让其整体的线上市场份额一举增长到了42%。

之所以如此,是张裕红酒与拼多多联合推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的“佐餐红酒”。并且,张裕红酒在精简经销商体系、压缩供应链之后,成功降低生产成本,又理由拼多多平台低流量成本基础,转化成为让利消费者的爆款红酒。最终让精英阶级独享的优质红酒走入平民百姓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增长的故事。

平民百姓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本身就服务普通人的休闲食品,如今也在盘活利用新渠道进城。老牌休闲食品企业盼盼将电商平台数据能力和工厂的制造能力结合,疫情后孵化了“谷物主义”“真食惠”两个电商新品牌。当前,两个新品牌的拼多多店铺销量都超过了“10万+”。

在内循环时代,新品牌应该如何思考?

抖音上总有人晒售价动辄数百元的品牌牛仔裤,而比起它们在产地的生产成本,中国消费者相当于付出了5-10倍的溢价。

数十年“世界工厂”的称号,让中国积累了世界最一流的制造业产能,完全具备生产物美价廉商品的能力。但很长一段时间,受限于信息阻塞,这些产能并未服务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普通人。

如果仔细看这两年涌现出的中国新品牌,无一例外都是充分将本土优势发挥到极致。他们借助了本土沉淀下来的优势产能,借助拼多多等新电商服务此前被主流品牌忽略的新人群,并且,借助“去品牌化”来完成最终的“品牌化”。

除了SheIn之外,“家卫士”扫地机器人、“三禾厨具”、“植护”纸巾等几个最近受到行业关注的品牌,走的都是这一条道路。比如,家卫士是飞利浦等海外品牌扫地机器人的代工厂,充分利用自身的生产线资源降低扫地机器人的价格,进行本土化设计改造,把价格降低到三四百元以内,再通过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来服务普通消费者,迅速在销量上就追上了国际大品牌。

借助优势产能在产品上追求极致性价比、寻找新渠道拓展新人群、将品牌溢价打碎成产品溢价,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特征。SheIn的优势,是重新盘活和优化了中国服装产能,通过跨境贸易让全世界普通人进一步极致享受中国制造的红利。而更多面向中国市场的企业,从小米到张裕、盼盼,他们的成功在于,将中国产能与中国大市场对接,把制造业的红利带给每一个普通人。

高价从来都不该是品牌的代名词,失去了市场,高价也毫无意义。从柯达的傻瓜相机,到小米手机、下乡的苹果、走进普通人餐桌的红酒,商业流动的方向,应该是消费者的方向。

时代的潮水将10亿中国人带到了可更便捷触及的线上,这还是一片留着牛奶与蜂蜜的新大陆。这正是在内循环时代下,中国新品牌的机遇。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