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共舞”的双黑洞_耀斑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太空中“共舞”的双黑洞_耀斑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5-25 19:53:58

较小的黑洞围绕较大的黑洞运行,大黑洞也被一盘气体包围。当较小的黑洞穿过圆盘时,会产生亮度超过1万亿颗恒星的耀斑(图源:N

  • 满博成 供稿

4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天文学家最新观测到的OJ 287星系中双黑洞的“共舞”现象。其中较大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180亿倍,是目前人类观测到最大的黑洞,而另一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1.5亿倍。

较小的黑洞每12年先后撞击两次大黑洞周围由气体尘埃组成的吸积盘,形成的耀斑比一万亿颗恒星还亮,甚至比整个银河系都亮。遗憾的是,因为距离遥远,碰撞发出的光需要35亿年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已经是过去的景象了。

人类对黑洞的探索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爵士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定律内容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也是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根本原因,在黑洞强大的引力影响下,宇宙间的物质在向着它不断汇集,甚至连光都难以逃脱。同样,在大质量黑洞的引力下,小黑洞开始了轨道不规则的公转旅程。

万有引力定律(图源:beatricealforte)

人类对黑洞的研究由来已久。1783年,英国自然哲学家约翰·米歇尔在写给亨利·卡文迪什的信中就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和太阳同等质量的天体,如果半径只有3公里,那么这个天体将是不可见的,因为它发出的光无法逃离其表面。

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基于广义相对论理论计算得出,一颗质量超过太阳质量3倍(奥本海默极限)而又没有任何热核反应的“冷恒星”,一定会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缩成为黑洞,也就是说该恒星已经成为死亡遗骸。

首张黑洞图片(图源: EHT)

2014年,霍金提出观点,由恒星爆炸产生黑洞是很不现实的,因为它们的质量不足以让其爆炸后坍缩形成黑洞,同时还提出了新的“灰洞”理论。该理论认为,物质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时间以后,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中。

新的“灰洞”理论能否挑战经典理论的地位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万有引力的存在,小黑洞很可能会在一万年内被吞噬。

双黑洞系统的观测与研究

在本次发现的双黑洞系统中,小黑洞环绕大黑洞一圈的周期大约是12年。但是由于轨道不规则,小黑洞与大黑洞的吸积盘发生碰撞并产生耀斑的时间并不固定。有时耀斑出现的间隔只有一年,而有些时候则相隔数十年。

因此,科学家对轨道进行建模和预测耀斑发生的时间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2010年,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模型,可以将耀斑发生的预测范围缩小到三周内。通过这个模型,他们成功预测了2015年12月出现的耀斑,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双黑洞系统环绕示意图(图源:NASA)

2018年,印度孟买塔塔基础研究学院(Tata 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的科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个模型,并且成功预测了2019年7月31日的撞击,此次撞击所产生的耀斑幸运地被同日进入观测窗口的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目前人类所拥有的最灵敏的红外天文望远镜,它与哈勃望远镜同属美国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也是全球首个脱离绕地轨道并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太空望远镜,这使其成为少数能在特定时间观测到太阳背面OJ 287星系的天文望远镜。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图源:NASA)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碰撞的成功观测为科学家们研究“无毛定理”提供了依据。“无毛定理”是由史蒂芬·霍金等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预测了黑洞“表面”的性质。虽然黑洞没有真实的表面,但科学家们认为黑洞周围有一个边界,超过这个边界,任何东西(包括光)都无法逃脱。

有观点认为,外缘即事件视界可能是起伏的,也可能是不规则的,但“无毛定理”假设“表面”没有这样的特征,甚至连头发都没有。换句话说,“无毛定理”认为黑洞的表面是光滑而对称的。

而在此次观测过程中,较小的黑洞恰好在科学家们预测的时间穿过了吸积盘,从而表明了OJ 287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对称而平滑的。不过很可惜,在这一定理被证明的时候,霍金教授已经去世了。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spitzer-telescope-reveals-the-precise-timing-of-a-black-hole-dance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